欢迎加入:2023年自考备考微信交流群,与其他自考生一起互动、学习探讨,提升自己
自考《公共关系学00182》章节串讲:第二章第二节 公共关系人员
推荐阅读:自考《公共 关系学00182》各章节考试知识点汇总
第二节 公共关系人员
[简答]公共关系领导人员的日常工作。
(1)确定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计划。
(2)对人力、经费、设备、时间加以预算和分配。
(3)领导全体公共关系人员开展工作。
(4)内调外联,协调各方关系。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工作:
(1)出席组织最高领导层的工作会议,参与组织最高层的决策活动。
(2)充当组织的发言人,主持由组织主办的新闻发布会,负责向社会各界人士解释说组织的有关政策和行为。
(3)充当组织的外交代表,出席主持各种社交活动,在本组织与其他组织或公众的交往活动发生重大问题时,亲自到现场处理解决。
[简答]公共关系一般人员的日常工作。
(1)调查分析人员。其主要任务是收集信息、预测公众动向和社会发展趋势,评估组织的形象和公共关系的工作效果,并寻找其形成的原因。
(2)计划人员。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分析人员提供的资料,提出公共关系活动的目标、计划和方案,设计公共关系的项目。
(3)传播人员。其主要任务是按照既定的公共关系目标、计划和方案去开展、管理公共传播活动。
(4)文秘人员。其主要任务是撰写新闻稿、演讲稿、广告文稿、宣传手册、报刊文章、计划书和报告书、简报与通告、来往信函、起草文件等。
(5)专门技术人员。这主要是指财务人员、美工人员、摄影摄像人员、微机技术人员等。
此外,公共关系人员还应做好设计与创作传播资料、宣传游说、与新闻界联系、演讲与主持、同公众联络交往等方面的工作。
[论述]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素质。
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素质,首先是一种现代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其次,结合公共关系职业的特性,它专指以公共关系意识为核心,以自信、热情、开放的职业心理为基础,配之以公共关系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一种整体职业素质。
(1)公共关系人员的公共关系意识。
①形象意识。形象意识是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淇公量会
②服务意识。
③互惠意识。互惠意识是公共关系的功利意识。要主的会离关共公容
④沟通意识。
⑤长远意识。
⑥创新意识。
(2)公共关系人员的心理素质:
①自信的心理。
②热情的心理。
③开放的心理。
[论述]公共关系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1)公共关系人员的知识结构。
①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知识。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公共关系的由来和历史沿革;公共关系的职能;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原则;公共关系的三大要素的概念和类型;不同类型公共关系工作机构的构建原则和工作内容;公共关系工作的基本程序等。
②公共关系的基本实务知识。公共关系的基本实务知识包括:公共关系调研、公共关系活动策划、公共关系活动实施和评估、公众分析、与各类公众打交道、社交礼仪的知识等。
(2)公共关系人员的能力结构。
公共关系人员基本能力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
②良好的组织能力。
③健全的思维和谋划能力。
④敏锐的观察能力。
⑤很好的自制自控和灵活应变的能力。
⑥善于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⑦掌握政策、理论的能力。
[简答]公共关系人员的培养目标。
通常情况下,公共关系人员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通才式的公共关系人才;培养专才式的公共关系人才。
[简答]对公共关系人员的培养必须遵循的原则。
在我国,公共关系教育、培养的原则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符合社会主义的教育规律,还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理论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4)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相结合。
[简答]公共关系人员培养的途径。
公共关系人员培养的途径主要有:大学本科教育、大专培训班、函授教育、公共关系培训班、全员公共关系培训。此外,还有见习培训,聘请专家、学者指导等形式。
[简答]公共关系人员培训的教育内容。
公共关系培训的教育内容可分为课程设置和职业道德教育两个部分。
公共关系人员在工作中应遵守下列道德规范:
(1)公正。
(2)正派。
(3)对社会负责。
(4)真实。
(5)保密。
[单选]所谓全员PR管理,即通过全员的公共关系教育与培训,增强全员的公共关系意识,提高全员公共关系行为的自觉性,加强整体的公共关系配合与协调,形成浓厚的组织公共关系氛围与公共关系文化。
上文资讯是华夏大地教育网整理的关于“自考《公共关系学00182》章节串讲:第二章第二节 公共关系人员”的内容,了解其他相关资讯,请来华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