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富教育集团旗下品牌网站(WAFU)

客服热线: 400-610-0480

反诈声明!谨防上当受骗
学习中心
您现在位置:首页 >> 自考 >> 章节练习 >> 浏览文章

本科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章节知识点串讲(第一章: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

  

作者:华夏大地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3/8/17 15:04:05 来源:不详 字体:

点击查看:2023年下半年自考网上报名预报名入口>>

欢迎加入2023年自考备考微信交流群,与其他自考生一起互动、学习探讨,提升自己

本科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章节知识点串讲(第一章: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

推荐阅读:自考《00152组织 行为学》各章节考试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名称内容
    经济人假设
    ★★★
    1.经济人假设
    (1)提出者:亚当•斯密
    (2)假设起源:“享乐主义”的哲学观点和亚当•斯密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
    (3)基本观点:把人看做是“济人”,认为工作的主要动机就是获得经济报酬
    (4)基于该假设的管理:“胡萝卜加大棒”。1)采用任务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2)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情,与工人无关。3)实施明确的奖惩制度
    2.X理论的基本内容:认为员工是消极的、被动的,只有通过严格监管、严密控制才能提高效率。
    (1)多数人天生就是懒惰的,都尽可能逃避工作。
    (2)多数人都是胸无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
    (3)多数人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的目标是相互矛盾的。
    (4)多数人从事工作的目的在于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其他物质利益才能刺激工作。
    社会人假设
    ★★★
    1.社会人假设
    (1)提出者:梅奥。
    (2)假设起源:霍桑实验
    (3)基本观点:1)人是“会人”。2)管理工作要“人为中心”。3)组织中存在着“正式群体”。4)建立新型的领导方式,善于倾听,进行良好沟通
    (4)基于该假设的管理:①管理人员不应只关注生产,还应把关注点放在关心人的需要上。②管理人员在注重指挥、监督和控制等的基础上,还要关注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③管理人员应起到联络人的作用,负责上下级之间的信息沟通。④主张“参与管理”的管理方式。
    自我实现人假设
    ★★★
    1.自我实现人假设
    (1)提出者:马斯洛、克里斯•阿吉里斯和道格拉斯•麦格雷戈
    (2)假设起源: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3)基本观点:人总是会自我实现
    (4)基于该假设的管理:1)把管理的重点从重视人的因素转移到重视工作环境上面。2)只有内在 的激励才能从根本上满足人的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3)权力下放,建立参与决策制度。4)管理者应尽可能为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创造良好的条件,减少和消除障碍。
    2.Y理论的主要观点
    (1)厌恶工作不是普通人的本性。
    (2)夕陪S的控制及惩罚带来的威胁不是促使人们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唯一手段。
    (3)一般人在适当的条件下,不但能够承担一定的责任,还会乐于追求责任。
    (4)在人群中广泛存在并分布着高度的想象力、智谋和解决组织中各种各样问题的创造性力量。
    (5)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和主动完成组织工作的意向,使得组织绩效更加富有成果。
    (6)在现代工业化社会条件下,普通人的智力只是得到了部分发挥。
    复杂人假设
    ★★★
    1.复杂人假设
    (1)提出者:沙因。
    (2)假设起源:对前三种固定模式的批判
    (3)基本观点:“变”。
    (4)基于该假设的管理:“变”。1)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来提高管理效率;2)采用富有弹性的、灵活多变的领导方式;3)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华生的行为主义★华生的行为主义主要内容:
    (1)学习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2)心理学研究的是可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
    (3)行为源于后天学习
    (4)刺激影响行为
    新华生主义
    ★★★★
    1.托尔曼-目的性的行为主义
    结论:刺激和反应之间存在中间因素,如认识、期望、目的等。
    2.赫尔-内驱力理论(原始性内驱力和继发性内驱力)
    (1)原始性内驱力-同生物性需要状态是相伴随-如:饥饿/口渴/空气/体温调节/睡眠。
    (2)继发性内驱力-情境-如:戏剧/故事/旁人。
    3.斯金纳-强化理论
    (1)基本原理某种行为对人有利时,这种行为会重复出现
    (2)当行为后果对其不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弱化
    卢因群体动
    力论★★
    卢因的观点:B=f(P,E)
    B是个体行为,P是个体的内部驱动力、内部特征,E是个体所处的群体环境。
    个体行为规
    ★★★
    1.行为的基本特征:(1)目的;(2)自主;(3)社会;(4)连续;(5)持久;(6)可塑性。
    2.人的行为模式(3种)
    (1)S—R模式。(2)S—O—R模式。(3)B=f(P,E)模式。
    3.个体行为分析:
    (1)应该同时考虑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
    (2)应该同时考虑外在行为内在动机
    (3)应该同时考虑积极动机和消极动机。
    影响人的行为的心理因素分析
    ★★★
    1.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它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与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又称为人格,是个体带有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个性倾向性:是指个体在和客观现实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对事物所持有的看法、态度和倾向。具体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爰好、态度、理想、价值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是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心理机能的特殊结合。


上文资讯是华夏大地教育网整理的关于“本科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章节知识点串讲(第一章: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的内容,了解其他相关资讯,请来华夏教育。

免费试题
  • 自考《英语(二)》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自考英语(二)真题免费做 做题
  •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免费做 做题
  • 自考《马克思》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 做题
查看更多
免费资料
查看更多
推荐课程
400-610-0480

各省自考报名通道

  1. 自考专业及主考院校查询入口 >>
  2. 自考备考,专业题库,免费试用!

关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