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富教育集团旗下品牌网站(WAFU)

客服热线: 400-610-0480

反诈声明!谨防上当受骗
学习中心
您现在位置:首页 >> 自考 >> 章节练习 >> 浏览文章

2023年自考《04729大学语文》章节串讲(散文)

  

作者:华夏大地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3/5/29 16:54:30 来源:不详 字体:

点击查看:2023年下半年自考网上报名预报名入口>>

欢迎加入2023年自考备考微信交流群,与其他自考生一起互动、学习探讨,提升自己

为方便全国自考考生顺利通过2023年10月自学考试,华夏大地教育网帮助考生自考顺利通过,特准备了“2023年自考《04729大学语文》章节串讲(散文)”,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推荐阅读:2023年本科自考《04729大学语文》章节复习资料及考试重点汇总

知识点名称内容
寡人之于国也
★★★
1.作者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政治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2.作品主旨:民何以才能够“加多”
3.主要内容:全文分为三部分
(1)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2)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3)阐述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根本措施和应持的正确态度。三个部分末尾。分别收束,环环相扣,突出中心线索,使文章成为一个结构严谨的整体。
4.论证方法:
(1)类比法:“以五十步笑百步”、“非我也,兵也”;(议论文中一切比喻都是类比的体现);
(2)对比法:“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5.文章特色:抑扬兼施、循循善诱。
秋水(节选)
★★★
1.作者简介:庄子战国时宋国人。政治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
2.文章论点:
(1)文章以对话的形式展开,以寓言方式说理,阐明“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中心论点
(2)文章表达了“人的认识要受到空间(井蛙)、时间(夏虫语冰)、后天教育限制(曲士)的限制”的分论点
3.表达方法:本文善于将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
(1)整体构思上,整个虚构河伯与海若的故事,通过神话人物对话来展开说阐明观点
(2)文章开头的场景描写(海水和海景的对比),以具体景物比照来隐喻不同认知境界,形象渲染了文章主旨;
(3)通过援譬设喻的手段表达哲理,层见叠出、鲜明透彻。
4.论证方法:
(1)例证法。例如:“四海之在天地”、“中国之在海内”、“人卒九州”;
(2)类比法。例如:“礨空之在大海”、“稊米之在大仓”、“毫末之在马体”、“吾在天地之间”、“小石小木之在大山”。
谏逐客书
1.作者简介:李斯,战国时楚国人,秦代著名政治家。
2.作品主旨:文章开头提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的中心论点
3.文章特色:
(1)抓住秦王想尽快吞并六国、一统天下的最大欲望
(2)铺陈张扬,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说话;
(3)正反对比,利害对举;
(4)大量采用铺陈手法和排比句式,词采纷呈,笔力雄健,极大增强了文章的气势韵律和感染力、说服力
过秦论
★★
1.作者简介:贾谊,西汉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是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
2.作品主旨:秦国速亡的主要原因在于“仁义不施”
3.文章特色:通过铺陈历史事实彰显意理,是本文在整体建构上的显著特点。
4.表达方法:通过强烈的对比反衬来透析意理,是本文的主要表达方法。文中对比反衬是双层的:
(1)六国与秦国、六国与陈涉;
(2)陈涉与秦国的对比。
五代史伶官传序
★★★
1.作者简介:欧阳修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2.作品主旨:作者认为,国家的盛衰、事业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取决于执政者的思想行为。并扼要提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具体论断,提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中心论点
3.论证依据:
(1)论据:1)事实论据:后唐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历史事实(主要论据);2)理论论据:“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论证方法:1)对比论证—欲抑先扬(强盛到衰败);2)演绎法:第三段中的引用名言。
论毅力
★★★
1.作者简介:梁启超,近代思想界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2.作品主旨:本文论述毅力对事业成败的重要作用,明确提出了“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的观点,并强调只有毅力至强者才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意图激励当时投身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志士仁人,不应一时挫折而灰心,要以坚韧的毅力去战胜逆境取得成功。作者眼界宏阔,思路活跃,文章论证周密,结构严谨,对面对工作和学习,人生道路的不同境遇,也有指导意义 。
3.表达方法:
(1)层递句式和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说理的逻辑力量,也使道理深入浅出
(2)从人生必遇顺逆两境、两境可以互相转化、贵在坚持三方面进行了正反对举的论证方法。
容忍与自由
★★★
1.作者简介:胡适现代著名诗人、文史学者、思想家,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
2.作品主旨:作者从个人经验说到宗教史,再说到政治思想,视野广阔,体现出容忍是一种普适理念。在关于容忍的理念、度量和态度中,渗透着一个精神内核,那就是和而不同 。面对当今多级并立的世界、多元共存的文化,包含容忍雅量在内的和而不同原则,越来越显现出它的普遍积极意义。
3.文章论点:
(1)中心论点:“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2)分论点:1)“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是不能容忍的心里根源;2)“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是不正确的态度;3)“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重要”
咬文嚼字
★★★
1.作者简介:朱光潜,我国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
2.作品主旨:“无论阅读与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锱铢必较)。
3.表达方法:
(1)阐述论点时,本文多用归纳论证方法
(2)在论证语言贵在创新时用的是演绎法;
(3)“点铁成金”的一句是“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4)被朱光潜先生称为“炼字的好例”的是: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
1.作者简介: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关于愚蠢:
(1)产生愚蠢见识的根源:主观臆断、自我中心主义和狂妄自大是;
(2)克服愚蠢见识的根本途径:树立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观念;
(3)造成这种愚蠢的原因:自以为是和自高自大是形成人类这种“通病”的主要原因;
(4)避免愚蠢见识的基本方法:坚持科学认知态度和善于听取不同意见。
3.文章特色:本文逻辑层次清晰,论述周密严谨
秦晋殽之战
★★
1.出处背景:选自《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鲁国史官左丘明所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形式比较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
2.作品主旨:重点不在描述战争经过和战争场面,而在揭示秦军所以失败的原因。
3.表达方法:
(1)本文虽以记事为主,但也时或简洁描绘人物的言行,刻画了蹇叔、秦穆公、弦高、先轸等人物的鲜明个性;
(2)外交辞令的描述非常出色,弦高犒师、皇武子辞客、孟明谢赐的三段言辞,都委婉得体而曲折尽意,且绵里藏针,意在言外
冯谖客孟尝君
★★★
1.出处背景:《战国策•齐策四》。
2.文章简介:本文整体构思一波三折、引人入胜,通过冯谖为孟尝君出谋划策,经营“三窟”,巩固政权,帮助孟尝君的故事。
3.表达方法:
(1)本文主要以行为、对话刻画性格的人物描写方法,如通过语言、行动描写了孟尝君的性格特点(礼贤下士、宽容大度、目光短浅);
(2)采用欲扬先抑、层层深入的方法展现冯谖的形象(不甘屈居人下、深谋远虑、机智果敢、胆识过人、报效知己);
(3)人物塑造中运用了对比、互衬的方法;
(4)“尽烧债券”体现传统的民本思想
垓下之围
★★★
1.作者简介:司马迁西汉人。著有《史记》,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赞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作品主旨:记述了秦末楚汉相争时,西楚霸王项羽最后失败,自刎乌江的历史片段。既肯定了项羽起兵灭秦的历史功绩,又批评他缺乏政治远见,专持武力经营天下的致命错误 。
3.表达方法:三个场面描写(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东城快战;乌江自刎)塑造了个性鲜明的悲剧英雄,展现了项羽英雄多情、勇猛无比,却又爱逞匹夫之勇,不善用人却又知耻重义
张中丞转后叙
★★
1.作者简介: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古文运动倡导者。
2.作品主旨:
(1)全文议论与叙事紧密结合前半部分侧重议论,后半部分侧重叙述
(2)本文几个英雄人物性格突出,形象鲜明
1)张巡:忠心报国、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博闻强记;
2)许远:宽厚谦和、为国让贤、以死报国;
3)南霁云:深明大义、疾恶如仇、忠贞刚烈;
4)贺兰:嫉妒贤才、行为卑劣。
种树郭橐驼传
★★★
1.作者简介:柳宗元朝人,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柳河东集》。
2.作品主旨:揭露了当时“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阐发了“养民”治国的进步思想
3.表达方法:(总体采用)类比方法:从整体上采用“种树”与“治民”类比的方法。
前赤壁赋
★★★
1.作者简介:苏轼朝人,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都是唐宋八大家一。
2.作品主旨:通过泛舟赤壁之下的所见所感,以及主客之间的相互辩驳,反映了作者由故作旷达到陷入苦闷,又由苦闷转为解脱的思想过程,表现了作者虽身处逆境仍然适意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
3.表达方法:
(1)对洞箫描写时,从箫的声音、箫的余音、箫音产生的艺术感染力三个方面进行描写,达到了极强的艺术效果;
(2)文中继承并发展了赋体的传统表现手法——主客问答。文中的主客对话实际上是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
(3)文章以作者情感变化为贯穿全文的内在线索:乐(假乐)----悲(真悲)----喜(思想解脱后真喜);
(4)文中先写景,然后因景生情,借景寓理,三者互相生发,互为表里。
先妣事略
★★
1.作者简介:归有光代优秀散文家。代表作《震川先生集》。本文是作者追忆亡母的记叙文
2.作品主旨:作者对母亲深沉的悼念之情。
3.表达方法:
(1)寓歌颂于叙事之中,拾取生活琐事,刻画母亲勤劳、简朴、待人厚道、严以教子的形象。语言简洁质朴,情感含蕴多藏;
(2)文字简洁,情感含蕴,寄深味于平易质朴之中。多用细节描写,细微之处见精神;
(3)烘托对比。外祖父家境殷实富裕,敦尚简实,更烘托出母亲的种种的品德,操劳辛苦,见子弟甥姪无不爱,与他的家风是一致的操劳辛苦。
4.母亲形象
(1)勤劳: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
(2)简朴: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
(3)善良: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
(4)严格: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
西湖七月半
1.作者简介:张岱明末清初小品文作家。代表作:《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2.作品主旨:通过对各类游客看月情态的描摹刻画嘲讽了达官贵人附庸风雅的丑态和市井百姓凑热闹的俗气,标榜文人雅士清高拔俗的情趣
马伶传
★★★
1.作者简介:侯方域明末清初著名诗文作家,代表作有《壮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
2.作品主旨:通过马伶与李伶较量技艺先大败而后大胜,说明文艺创作的成功在于深入和熟悉生活,并要在现实中学习;事业的成就来自吃苦耐劳,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精神。
3.表达方法:
(1)详略有度,剪裁得体(本文主要描写马伶与李伶两次较量技艺);
(2)倒叙手法(先写马伶大败,再记述马伶走京师学艺的情况);
(3)场面描写(第一次较量中,观众的反应是场面描写,形象生动);
(4)反衬手法(第二次较量,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反衬马伶大胜)。
秋夜
★★
1.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2.作品主旨:这是一篇含蓄隽永的散文诗,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了作者当时孤独、苦闷、激愤的心境,赞扬抗击黑暗、追求光明的战士,体现了作者与恶势力进行不妥协斗争的精神 。
3.象征手法:本文主要采取象征手法抒情,把景物拟人化,使天空、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1)天空—黑暗势力、黑暗社会(憎恨又蔑视);
(2)小粉红花——遭受蹂躏却还抱有希望的弱者(同情);
(3)枣树——宁愿粉身碎骨也要与黑暗社会斗争到底的斗(枣树是全篇的主要形象,正是鲁迅先生的自喻);
(4)小青虫——投奔光明却无谓地牺牲的革命者。精神上与枣树暗相呼应;
香市
1.作者简介: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
2.作品主旨:作品通过传统香市昔盛今衰的对比描写,以小见大,写出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农村
自然经济的日益凋敝及其对市镇的影响
3.表达方法:
(1)采用今昔对比的写作方法;
(2)写往昔热闹情景采用场面描写手法,层次十分清楚;
(3)写重兴香市的冷落场景采用反衬手法;
(4)主角从农民转移到镇上的小商人,反映了当时农村经济的凋敝及对市镇的影响
爱尔克的灯光
★★
1.作者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代表作《激流三部曲》
2.作品主旨: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总结一个真理“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唯一的出路就是和旧家庭决裂,年轻人应该走出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寻求光明的前途,并对封建家庭和封建礼教进行了彻底的否定。
3.表达方法:
(1)灯光的三重含义(象征):①故居大门内昏暗的灯光。象征了封建旧家庭、旧礼教的没落与衰亡;②哈立希岛上的灯光(姐姐爱尔克的灯光)象征苦难与希望的破灭;③“我心灵的灯光”象征了作者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灯光也是统贯全文的线索 。
(2)对姐姐悲剧的回忆,暴露了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窒息青春和生命的罪恶;
(3)文章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思绪翻滚,情感浓烈,充满动人力量
纪念傅雷
★★
1.作者简介:施蛰存,原名施德普我国最早的“新感觉派”的代表
2.作品主旨:悼念性散文。作者以客观冷静的笔墨,叙述了自己与傅雷生前交往的情谊,展现了傅雷独特的个性,深情地赞颂了像傅雷这样的中国知识分子坚持真理,刚直不屈的优秀品格 。
3.表达方法:
(1)作者按着时间顺序,写了傅雷的三“怒”;
(2)文章的最后两段作者发表了一番议论,指出傅雷的“怒”并非一般人的脾性,在他思想成熟后,会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是一种极为可贵的刚直品德 。作者不仅表达了自己对傅雷的怀念之情,更表达了对傅雷崇高品德的敬意,希望这种精神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
(3)本文风格短小精悍、质朴深情
哭小弟
1.作者简介:宗璞,原名冯钟璞,北京当代女作家。著有小说《红豆》、《三生石》,散文集《丁香结》等。这是一篇抒情色彩浓郁的写人散文
2.作品主旨:以小见大,作者激情地赞美了小弟的无私奉献精神,表达出对小弟早逝的深沉悲痛。
3.表达方法:作者将抒情与叙事、写人相结合,用针织缠绵、哀婉动人的笔触进行了描写。有传神的细节描写,也有出色的概述和议论。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小弟忘我工作的精神 。
都江堰
★★
1.作者简介:余秋雨,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散文家。本文选自《文化苦旅》,是一篇游记
2.文章主旨:文章描绘了都江堰水利工程,阐发其文化内涵,对李冰父子兴修水利、为民造福的从政精神作了高度评价和赞扬,充满现代人文理念。
3.表达方法:
(1)作者对都江堰水流的描绘,先写声音,再写作者的感觉,然后再写水流翻卷的壮观,使读者“身临其境”,同时饱含“壮丽的驯顺”深刻寓意;发人深思;
(2)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语言洗练,容量大,含义深,耐人寻味;
(3)与单纯的游记不同,本文作者不但描写自然景物,而且立足现代,对历史人物与事件进行审,并作出纵横捭阖的评说,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和思辨色彩
牡丹的拒绝
1.作者简介:张抗抗,当代著名女作家。代表作中篇小说《淡淡的晨雾》,短篇小说集《白罂粟》。
2.文章主旨:作品没有像众多描写牡丹的作品那样一味赞美牡丹的雍容华贵、绚丽多姿,而是辟蹊径,通过对牡丹花开花落的描写,着力赞美牡丹的拒绝,赞扬牡丹不慕虚华、对生命执着追求的精神。作者所强调的牡丹不应作为“富贵”被膜拜,而应作为“高贵”被颂扬的题旨 。赞美牡丹“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的品格。
我与地坛
1.作者简介:史铁生
2.文章主旨:描述了“我”与地坛结下的不解之缘,将母亲与地坛进行类比,述说了母亲对我无限的爱,表达了自己对自身经历和人生命运的种种感受,渗透着只有在可怕遭遇、特定环境,反复思索,方能领略到的对自然、对人生、对母爱的深切体验,表现出在苦痛与焦灼中挣扎,奋发的坚韧性格与意志。是一篇情意深挚的记事散文
蚂蚁大战
★★
1.作者简介:亨利·梭罗美国作家、思想家。最有名的作品是《瓦尔登湖》。
2.文章主旨:本文通过细致观察,生动地描写森林中一场蚂蚁大战,并由此联想到人在历史上的战争,表现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上文资讯是华夏大地教育网整理的关于“2023年自考《04729大学语文》章节串讲(散文)”的内容,了解其他相关资讯,请来华夏大地教育网。

免费试题
  • 自考《英语(二)》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自考英语(二)真题免费做 做题
  •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免费做 做题
  • 自考《马克思》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 做题
查看更多
免费资料
查看更多
推荐课程
400-610-0480

各省自考报名通道

  1. 自考专业及主考院校查询入口 >>
  2. 自考备考,专业题库,免费试用!

关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