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加入:2023年自考备考微信交流群,与其他自考生一起互动、学习探讨,提升自己
为方便全国自考考生顺利通过2023年10月自学考试,华夏大地教育网帮助考生自考顺利通过,特准备了“2023年自考《04729大学语文》章节串讲(诗歌)”,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推荐阅读:2023年本科自考《04729大学语文》章节复习资料及考试重点汇总
知识点名称 | 内容 |
蒹葭 ★★★ | 1.出处背景:《诗经•秦风》。秦风,秦地民歌。《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
湘夫人 ★★★ | 1.作者简介:屈原,战国时楚国人,伟大诗人。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等,本诗选自《九歌》。 2.作品主旨:湘君与湘夫人是一对神仙眷侣,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湘君,表现他对爱情幸福的追求,但湘君约湘夫人最终却未能见面。屈原在对祭祀乐歌的改写中,突出了神恋的真挚情谊,显然渗透进自己对遭受排挤、打击的忧伤情绪和对社会理想、完美人格的坚执追求精神,这也是作品的思想意义所在。 3.抒情方法: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目眇眇兮愁予”“思公子兮未敢言”; (2)借举止抒情:“登白薠兮骋望”“捐余袂兮江中”; (3)融情入景:“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4)因情造景:“鸟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5)借事抒情:“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6)铺陈手法:水中筑室情景的描写,来张扬湘君心中的美好爱情理想。 |
陌上桑 ★★ | 1.出处背景:《汉乐府》,一首汉乐府诗,五言叙事诗。 2.作品主旨:这首民歌将民间流行的“赞美女”、“桑林戏”、“夸女婿”三类故事融为一体,作者以幽默诙谐的风格和喜剧性艺术手法,刻画了一个既美丽、又坚贞、又聪明的采桑女子形象。洋溢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的民间风情,以及汉代贵族官僚仗势调戏民女的社会现实。 |
归园田居(其一)★ | 1.作者简介:陶渊明,东晋诗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作田园诗的著名诗人。诗歌创作成就尤高,是著名的隐逸诗人。散文代表作:《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 2.作品主旨:以追悔开始,以庆幸结束。表达了诗人对人之自然天性的尊重、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山林隐居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怡然陶醉,以及对乡村简朴生活的喜爱。 3.艺术特色:本诗语言风格简净质朴、平淡自然,比喻、比拟明快而贴切,是本诗的显著特点。 |
行路难(其一) ★★★ | 1.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本诗是一首乐府旧题。 2.作品主旨: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被迫离开长安时的矛盾心理。既反映出当时现实对诗人的沉重压抑,也表现出诗人豪放不羁、自强不息的个性。 3.抒情方法: (1)借举止/细节抒情:“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2)借象征抒情:“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采用比兴的表现手法。“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仕途的艰难、险恶,前途的茫然; (3)借典故抒情:“闲来垂钓碧溪上(吕尚),忽复乘舟梦日边(伊尹)”“长风破浪会有时(宗悫)”。 |
登高 ★ | 1.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与李白合称“李杜”,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2.作品主旨:隐约含蓄着身世飘零、韶华流逝、国势衰颓、历史无情的悲怆。后四句抒发年老多病、长期流寓他乡的愁苦,字字关系自己的经历遭遇,充溢着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思。 |
长恨歌 ★★ | 1.作者简介:白居易,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唐代杰出诗人。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在以平易晓畅著称 。存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为唐人之冠。 2.作品主旨:这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具有双重主题,既有对李杨爱情悲剧的描写,既有讽刺批判,又有同情的歌颂。 3.抒情方法: (1)直抒胸臆,“此恨绵绵无绝期”; (2)融情入景,“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3)移情于景,“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 (4)借举止抒情,用“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的失态举止,凸现杨贵妃“闻道汉家天子使”时的激动、惶急心情; (5)借比喻抒情,白居易用“芙蓉如两柳如眉”来喻比杨贵妃的美貌,用“比翼鸟”、“连理枝”来比喻李、杨的生死不渝;用“梨花一枝春带雨”来比喻杨玉环“闻道汉家天子使”时的情态 。 |
早雁 ★★ | 1.作者简介:杜牧,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与李商隐称“小李杜”。代表作:《樊川集》 。 2.作品主旨:这是一首咏物诗,托物言志。通篇运用比兴象征手法,表面上句句写雁,实际上句句关系时事与逃难的人民。全诗表层意象与深层意蕴两项契合,含蓄而深沉。 |
虞美人 ★★ | 1.作者简介:李煜,字重光,号钟隐,又号莲峰居士,五代时南唐的最后一个君主,史称李后主。 2.作品主旨:这首词写在李煜亡国被俘之后,抒发了他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以良辰美景抒写痛苦之情,既有为失去曾经拥有的哀叹,也包含对故国山河的思恋以及对自己逸乐亡国的悔恨。 3.抒情方法: (1)借景抒情:“春花秋月何时了”“雕栏玉砌应犹在”抒发物是人非、江山易主的情感; (2)借象征抒情:“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3)借比喻抒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借代手法:“雕栏玉砌”指南唐宫殿; (5)设问:“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八声甘州 ★ | 1.作者简介: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文人,婉约词派代表。词集为《乐章集》。柳永词以铺叙见长,善于用通俗的语言传情状物,雅俗共赏。 2.作品主旨:这是柳永抒写羁旅行役之苦的名作。 |
江城子 ★★ | 1.作者简介:苏轼,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 。豪放派词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2.作品主旨:这是一首悼亡诗,在山东密州时写的。 3.抒情方法:无论描写人物的容貌(尘满面,鬓如霜)、行为(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还是室内场景(小轩窗,正梳妆)、野外风物(明月夜,短松冈 ),作者都用白描手法,言辞虽平朴简短,但形象鲜明,特征清晰,表现力极强。 |
声声慢·秋情 ★★★ | 1.作者简介:李清照,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婉约派代表。作品集有《漱玉词》。 2.作品主旨:这首词通过描写暮秋景物来借景抒情,抒写了当时国破家亡、丈夫新丧,作者晚年孤苦无依的生活境况以及内心深处的一种绝望哀愁。 3.表达方法: (1)直抒胸臆,“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移情于景,“三杯两盏淡酒”不是真的酒“淡”,而是由愁情深重难解所产生的一种主观感受。“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不可能真的是“旧时相识”,而是因过度思念新丧的丈夫所造成一种心理错觉 (思乡之情); (3)借比喻抒情,写菊花“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就是李清照对自己当时悲惨遭遇、人老珠黄、孤苦无依情景的自喻性写照,其中充满身世变迁 、无可奈何之叹; (4)叠字的运用:“寻寻觅觅”写心理;“冷冷清清”写环境;“凄凄惨惨戚戚”写感受;这些词多是齿音字,声音短促,增加凄凉感觉; (5)采用了宋代口语:宋代口语,“将息”“怎生”“次第”“了得”朴素、亲切、自然; (6)直抒胸臆的呼告语:①“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表现作者寂寞难耐;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表现作者凄苦难言的心境。 |
摸鱼儿 ★★ | 1.作者简介:辛弃疾,继承苏轼开创的豪放一派,以“苏辛”并称。 2.作品主旨:词通过宫中美人的春愁闺怨,抒发了作者对对国势危殆的忧虑、对报国无门的悲愤、对权奸当道的怒斥、对时机错失的惋惜风。全词风格:寓刚于柔,寓豪放于婉约。 3.抒情方法: (1)借景抒情:上片江南暮春景; (2)借典故抒情:①“长门事……脉脉此情谁诉?”陈皇后失宠重金买司马相如赋倾诉;②“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唐玄宗宠爱杨贵妃、汉成帝先宠后废赵飞燕; (3)借象征抒情:①通篇用残春象征南宋政权衰微;②美人失宠、伤春怀怨象征作者遭遇; (4)借比喻抒情:“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用蜘蛛网尽日惹飞絮比喻自己忠心报国却不被重用(自喻)。 4.艺术特色:全词以比兴象征手法抒写情杯。上片借物起兴;下片托古喻今,用汉武帝时陈皇后的宫闱旧事比兴,以美人之失宠、见妒、闲愁、苦思,暗示自己南渡以来,长期遭受朝廷冷落、排挤、猜忌的际遇,抒发华年虚掷、抱负成空的苦闷激愤 。全词抒情委婉沉郁。 |
再别康桥 ★★★ | 1.作者简介:徐志摩,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新月派”代表诗人。 2.作品主旨:描写诗人到伦敦剑桥大学的康桥重游,通过对康桥景物的描写,暗寓、抒发了诗人对旧情的眷念,表达了寻梦时的惆怅,与落寞的情感,在飘逸,洒脱的姿态下,蕴藏着深沉的忧郁与苦闷 ,寄托着他对西方文明的深挚向往和追求。 3.抒情方法: (1)移情于景:“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2)借比喻抒情:“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作者自喻,托物寄情,表现对康桥的依依深情;“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用比喻的手法表现心中的喜爱; (3)借象征抒情:“西天的云彩。”象征西方的文明;“彩虹似的梦”象征美好的理想。 (4)借事抒情: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4.艺术特色:本诗以悦目赏心的诗性美感著称。这诗性美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诗情画意的意象美;(2)抒情说法的精彩多样(3)诗歌体式的建筑美、音乐美。 |
一句话 ★★ | 1.作者简介:闻一多,中国现代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新月社”诗派的主要诗人。 2.作品主旨:这首诗收入《死水》。写作于1925年作者海外归来后,作者以充满强烈感情的诗句,表达对社会黑暗的憎恶、对民众革命的信心、对新生中国的企盼、对祖国的深沉热爱。 |
雨巷 ★★★ | 1.作者简介:戴望舒,中国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人物。《雨巷》是他的代表作。有“雨巷诗人”之称 。 2.作品主旨:这首诗是运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首爱情诗。从诗中反映的情绪来看,可将其置放于当时政治斗争的大背景中来加以阐释。这首短诗运用的描写情感之词,如彷徨、寂寥、愁怨、忧愁、哀怨、冷漠、凄清、惆怅、太息、凄婉、迷茫等等,渲染了一种孤独愁苦的情感主调,但内里生长的也不无思索、希望与探求的积极因素 。 3.艺术特色: (1)象征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的显著特点。“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的象征,“雨巷”是人生漫漫长路、狭窄天地的象征,“撑着油纸伞”,“独自仿徨”、“默默彳亍”是等待、希望和追求的象征。“颓圮的篱墙”是家园破落与环境总值的低潮的象征,“雨的哀曲”,是环境凄苦、遭际不幸的象征。最主要的象征当然是“丁香姑娘”; (2)意境美是又一特色。雨巷,雨伞,丁香,篱墙,女郎,等等编织出雨中江南小城的美丽画面。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古典诗词意境美的韵味 。 |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 | 1.作者简介:舒婷,当代著名女诗人。代表作《致橡树》,处女作是《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作品主旨:本诗通过多组意象组合,抒发了经历“文革”动乱的一代青年对曾经饱经风霜,深受灾难而今又重新崛起的祖国的真挚感情 ,表达了渴望祖国日益富强的心意。 3.艺术特色:主体与客体交错换用、相互交融的手法(“我”在诗中的地位和特点):主体是诗人“我”,客体是“祖国”。 |
我愿是一条急流 ★★ | 1.作者简介:裴多菲,匈牙利诗人,革命家。 2.作品主旨:这是裴多菲献给未婚妻尤丽娅的一首爱情诗。在诗中,裴多菲向自己的爱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纯洁而坚贞、博大而无私的爱,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为爱献身的渴望 。 3.艺术特色:通篇借比喻抒情,前者是作者的自喻,后者是对妻子的比喻。(1)“急流”和“小鱼”; (2)“荒林”和“小鸟”;(3)“废墟”和“常春藤”;(4)“草棚”和“火焰; (5)“云朵”“大旗”和“太阳。 |
上文资讯是华夏大地教育网整理的关于“2023年自考《04729大学语文》章节串讲(诗歌)”的内容,了解其他相关资讯,请来华夏大地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