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富教育集团旗下品牌网站(WAFU)

客服热线: 400-610-0480

反诈声明!谨防上当受骗
学习中心
您现在位置:首页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浏览文章

自考本科《00037美学》重点复习资料:简答题+论述题+分析说明题(八)

  

作者:华夏大地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3/9/19 13:13:15 来源:不详 字体:

点击查看:2024年自考网上报名预报名入口>>

欢迎加入:2024年自考备考微信交流群,与其他自考生一起互动、学习探讨,提升自己

本科自考《00037美学》已进入备考阶段!华夏大地教育网老师整理了“自考本科《00037美学》重点复习资料:简答题+论述题+分析说明题(八)”,希望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推荐阅读:全国自考00037《美 学》各章节重点资料汇总

本科自考《00037美 学》重点复习资料汇总!单选+多选

本科自考《00037美 学》重点复习资料汇总!简答题+论述题+分析说明题

  自考本科《00037美学》重点复习资料:简答题+论述题+分析说明题(八)

  36、艺术想象力的特点.

  答:艺术想象力是指艺术家在感受生活、孕育意象的过程中展开想象、联想、幻想或意象思维的能力的程度。艺术想象力不同于日常的逻辑思维能力,它可以超越抽象概念、判断、推理,超越正常的逻辑时空,以艺术的感悟主旨为归,形成独特的心理时空和情感逻辑,来追忆、引发、整合心理意象。需要强调的是,艺术想象力不仅仅是唤醒和引发丰富的形象、感受,更重要的是将其融会和整合。艺术家通过艺术想象力把艺术感触丰富充实起来,艺术意象的胎儿就这样通过想象力而发育成长。想象力在生产意象全过程中始终是最重要、最有决定性的艺术创造力。

  37、论述题)以李商隐的诗《锦瑟》为例,分析通过艺术想象创造艺术意象的过程。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答:首先,触物而感:“锦瑟无端五十弦”,想到年华逝去,岁月苍苍;其次,由这一感受引发了他许多类似的体验,也许是从前读书时看到什么有感的,也许是生活中偶然兴起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是很难解析的;再由这些体验引发的过去的所见、所闻、所读、所历的无数生活场景,在想象中联成一体,于是庄生晓梦,杜鹃啼血,沧海珠,蓝田玉这一切带有浓厚情感色彩的东西就总汇到一块了。这些事物的联系可以不合逻辑,不合口常生活的真实,可以天南海北,可以远古今朝,可梦可真,它们组合在一起却烘托出了李商隐这一刻最强烈的感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种深切的无余,怆然空濛的感慨便是作者真真切切体会到的岁月的真谛,体会到艺术的本体的标志。这样一个构思过程,便是李商隐发挥艺术想象力而创造意象的过程。

  38、在艺术作品的接受过程中,欣赏者是如何实现意象的重建的?

  答:(1)艺术接受本质上是一个意向生成的过程。接受者所欣赏的是艺术意象,接受者要获得意象,仍然要靠自身的主体意识活动去生成。

  (2)接受者在读解形式符号过程中,根据符号的暗示而由自身的主体意识重建意象,启动了艺术再生成的过程,艺术被大大丰富。

  (3)艺术接受者不可能完全获得来自于艺术创造者的原始意象,接受主体所重建的意象是接受者根据符号提供的意象导向而建构。

  (4)艺术意象的重建是一个能动的再创造过程,是接受者的主体性活动。

  39、艺术接受的主体性。

  答:艺术意象的重建不只是艺术家创造的意象的简单复制,而是一个能动的再创造过程。艺术接受是艺术接受者主体的意识活动。首先,艺术意象的再创造是审美对象在被接受过程中的现实生成。其次,艺术接受的主体性,源于接受者不同的“期待视界”。再次,艺术品形式的结构,是一个特殊的结构。最后,不但文学作品,一切艺术品皆然,其意象潜藏在复杂的结构系统中。

  40、艺术的功能。

  答:艺术的功能是通过接受者对艺术品的意象、意境的欣赏来实现的,包括审美、娱乐、消遣、认识、道德、教育、宗教感化、思想启迪、政治宣传、心理平衡、社会干预、文化交流、商业广告等多元功能。艺术的审美功能指凭借艺术意象、意境的感染力、诱发力、震撼力来使接受主体在获得美感的同时获得审美愉悦,从而提高艺术素养,改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拓展艺术鉴赏视野,增强艺术的想象力和敏感性。艺术的娱乐消遣功能主要指欣赏艺术品常常能使人们在紧张工作之余,获得一种精神性的放松和快怡,因而与游戏一样,成为一种娱乐的手段。艺术的认识作用是指人们通过艺术品的欣赏,能从虚拟的意象世界背后获得对世界和历史的认识,可以了解到自己从未经历过的事物,从而增长识见,开阔眼界。艺术的道德教育功能是指通过艺术品的意象体系向接受主体显现和指示某种典范,以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伦理、道德教育。艺术的社会干预功能,指艺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感染接受者,影响他们参与改造社会的活动。如“五四”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发表的新诗,就具有鼓动青年起来改造人生、变革社会的干预作用。

上文资讯是华夏大地教育网整理的关于“自考本科《00037美学》重点复习资料:简答题+论述题+分析说明题(八)”的内容,了解其他相关资讯,请来华夏大地教育网。

免费试题
  • 自考《英语(二)》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自考英语(二)真题免费做 做题
  •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免费做 做题
  • 自考《马克思》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 做题
查看更多
免费资料
查看更多
推荐课程
400-610-0480

各省自考报名通道

  1. 自考专业及主考院校查询入口 >>
  2. 自考备考,专业题库,免费试用!

关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