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2024年自考网上报名预报名入口>>
欢迎加入:2024年自考备考微信交流群,与其他自考生一起互动、学习探讨,提升自己
本科自考《语言学概论00541》已进入备考阶段!华夏大地教育网老师整理了“本科自考《语言学概论00541》重点复习资料:第六章 语言的运用特点—语用”,希望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推荐阅读:本科自考《语言 学概论00541》重点复习资料汇总
知识点名称 | 内容 |
语用的性质 ★★ | 1、情境性:语言运用离不开具体的使用环境,包括交际双方言辞构成的上下文语境和非言辞的主客观因素构成言语环境。 2、社会性:语言运用本质上说是一种与他人密切相关的社会行为,具有社会性。 3、规约性:语言运用过程必须遵从语言使用的社会习惯和表达规则,按照社会的行为规范行事,同时还要遵守语言的使用规则。语言的结构规则包括语音的发音规则、语法的结构规则、语义的组合规则等。 |
蕴含义 ★★ | 指说出的话中包含着其中某个词语的上位义或整体义,即从一个句子的句义一定可以推导出另一个句子的句义,有句义甲就必然有句义乙,就是甲蕴含乙。蕴含的公式表示:甲→乙。 |
衍推义 ★★ | 是句子固有和稳定不变的含义,从逻辑的角度讲是充分不必要关系。即:如果A句真,B句也真;如果B句假,A句也假;如果B句真,A句不一定真。 |
隐含义 ★★ | 不是句子固有和稳定不变的含义,即:如果A句为真,B句一般也为真;如果B句为假,A句仍可能为真。 隐含义的两个特点:可消除性(即在特定语境里可以被推翻);可追加性(即可以明确地补出来)。 |
预设义 ★★ | 指句子包含的某个背景信息,不在句子断言范围内。通常情况下指句子包含的某个背景信息。同蕴含一样,一个句子的意义可以通过预设关系与其他句义联系在一起,使这些句义成为这个句子潜在的意义。 |
上文资讯是华夏大地教育网整理的关于“本科自考《语言学概论00541》重点复习资料:第六章 语言的运用特点—语用”的内容,了解其他相关资讯,请来华夏大地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