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2024年自考网上报名预报名入口>>
欢迎加入:2024年自考备考微信交流群,与其他自考生一起互动、学习探讨,提升自己
本科自考《语言学概论00541》已进入备考阶段!华夏大地教育网老师整理了“本科自考《语言学概论00541》重点复习资料: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希望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推荐阅读:本科自考《语言 学概论00541》重点复习资料汇总
知识点名称 | 内容 |
语言和民族、国家的关系 ★★ | 语言和民族有密切关系,多数情况下一个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语言因此成为民族的重要标志。但语言不是识别民族的可靠标志。现代社会中,同一民族使用多种语言,不同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的现象到处存在。 |
孤立语 ★ | 孤立语没有丰富的形态变化,各种结构意义主要由词序和虚词等手段来体现。 |
“本体”和“外围” ★★ | 1、语言本体知识:语言系统内部自身的知识,如语音、语汇、语法、语义、语用等。2、语言外围知识:语言与思维、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文学、语言与其他科学技术。 |
“口语”和“书面语” ★★ | (1)口语就是有声的口头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口头存在形式,它是书面语产生的基础。 (2)书面语是文字产生以后才出现的语言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它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3)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
符号 ★★ | 符号必然同时具有表示特定意义的物质实体和物质实体所表示的特定意义这两个方面。比如交通信号中“红灯”表示不准通行,“绿灯”表示可以通行。自然联系的意义所表示的就不是符号。 |
“组合”和“聚合” ★★★ | (1)组合关系是指语言单位之间的组合,组合关系又叫句段关系,组合关系是一种线性序列,体现为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个语言单位或后—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也体现在互相关联语言单位组合而成的整体中。组合关系一般又称为句法功能。 (2)在组合的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中,它们自然地聚合成类,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又称为联想关系。 (3)聚合关系在组合关系中分析和体现出来,组合在聚合中寻找材料。 |
“语言”和“言语” ★★ | 言语动作、言语作品统称为“言语”;说话工具则是“语言”。 (1)“语言”和“言语”是从言语活动这种社会现象中区分出来的,语言等于“言语活动”减去“言语”。 (2)“语言”是社会的,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部分,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抽象的均质的系统。“言语”则是个人的,是言语活动中具有个人特色的部分,不是全社会共同使用的,因此是异质的。 (3)“语言”是主要的,而“言语”是次要的、从属的和偶然的。语言学应该以“语言”为研究对象,而“言语”问题可以另行研究。 (4)区分“语言”和“言语”的主要目的是明确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把研究对象限制在一个内部均质的系统范围内,这就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真正科学。区分“语言”和“言语”对现代汉语的研究也有重大意义,要求研究者从相对均质的语料中去寻找具体语言的内部一致规律。 |
语言研究的古代传统 ★ | 1、在“名”与“实”的关系上,我国哲学家荀子认为“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荀子•正名》)。这种观点属于名由人定论。 2、《尔雅》被认为中国古代第一部语言学专著;西汉杨雄撰写的《方言》开创了训诂学的先河,是中国第一部方言学专著。东汉的许慎编写了我国第一部完备的字典《说文解字》,开创了以六书为核心的汉字学理论。中国古代的语言研究统称为小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这三门。 |
上文资讯是华夏大地教育网整理的关于“本科自考《语言学概论00541》重点复习资料: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的内容,了解其他相关资讯,请来华夏大地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