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富教育集团旗下品牌网站(WAFU)

客服热线: 400-610-0480

反诈声明!谨防上当受骗
学习中心
您现在位置:首页 >> 自考 >> 章节练习 >> 浏览文章

本科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第二节重点资料: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作者:华夏大地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3/9/14 13:35:42 来源:不详 字体:

点击查看:2024年自考网上报名预报名入口>>

欢迎加入2024年自考备考微信交流群,与其他自考生一起互动、学习探讨,提升自己

  本科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第二节章重点资料: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推荐阅读:全国自考本科03709《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各章节重点复习(汇总)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世界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1)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2)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3)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又是复杂多样的。

  (二)世界的运动发展

  (1)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三)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二、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 (2)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一)对立统一规律

  (1)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也就是事物内部两方面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的关系。

  (2)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3)矛盾特殊性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和意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

  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因为:

  (1)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2)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4)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对立统一规律包含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事物发展的动力、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和现实意义

    辩证关系原理现实意义
    ①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在矛盾中所处的地位不同,矛盾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①分析和处理矛盾时,必须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②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长期并存的时期,一方面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成果,否则不利于社会主义发展;另一方面要警惕资本主义干扰和挑战,否则社会主义制度无法 坚持。
    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优势相互联结、不可分割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2)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现实意义

    辩证关系原理现实意义
    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不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事物也不会发展变化;①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
    ②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的,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积极地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②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外因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表现在对事物内部矛盾的影响上,外因的作用无论大小,都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①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②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③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4)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和方法论意义

关系方法论意义
(1)双方力量不平衡,其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分析问题,特别是分析形势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抓住主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同时也不能忽视支流,并且注意主流和支流的相互转化。
(2)矛盾的主要和次要的关系是:

①矛盾的主次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②矛盾的主和次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随着矛盾双方主次地位的变化,事物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

  (二)质量互变规律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3)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阶段地踏实苦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既要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也要反对保守落后、裹足不前。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③辩证的否定是扬弃。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革命的本质。

  三、世界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一)原因和结果

  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是相互作用的。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不可避免的趋势。

  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是对立统一关系。

  (1)现实性是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2)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意义:

  ①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一切工作都要从现实出发,而不要从可能出发。

  ②为了使更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我们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四)内容和形式

  ①内容和形式是对立统一的。内容和形式是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这两个不同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对立的。同时,内容与形式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都表现一定的内容。在一定条件下,内容和形式可以相互转化。

  ②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作用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形式对内容又有巨大的反作用。事物的内容是比较活跃易变的,形式则是相对稳定的,二者始终存在着矛盾。

  (五)本质和现象

  ①含义: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

  ②关系:对立统一。

  A.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第一,现象暴露于事物外部,可以为人们直接感知,本质则深藏于事物内部,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第二,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第三,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相对平静的。

  B.本质和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本质;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归根到底是依赖于本质的。

上文资讯是华夏大地教育网整理的关于“本科自考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第二节重点资料: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内容,了解其他相关资讯,请来华夏教育。

免费试题
  • 自考《英语(二)》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自考英语(二)真题免费做 做题
  •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免费做 做题
  • 自考《马克思》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 做题
查看更多
免费资料
查看更多
推荐课程
400-610-0480

各省自考报名通道

  1. 自考专业及主考院校查询入口 >>
  2. 自考备考,专业题库,免费试用!

关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