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富教育集团旗下品牌网站(WAFU)

客服热线: 400-610-0480

反诈声明!谨防上当受骗
学习中心
您现在位置:首页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浏览文章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考前必背知识点(四)

  

作者:华夏大地教育网 发布时间:2023/10/10 15:55:08 来源:不详 字体:

点击查看:2024年自考网上报名预报名入口>>

欢迎加入2024年自考备考微信交流群,与其他自考生一起互动、学习探讨,提升自己

临近2023年10月自考统考考试,给大家准备了整理了《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考前必背知识点(四)》供大家练习,希望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同学们还需要哪些科目的真题,可识别下方二维码免费下载自考智题库APP,实时更新自考真题及解析,内含总计超过100000道历年真题,真题包含详尽解析,可免费刷题!

免费下载自考智题库APP

  30.《呐喊》《彷徨》农民题材小说的思想内容及意义和艺术成就

  (1)思想内容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所揭示的揭露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吃人的总主题,几乎贯穿在他的《呐喊》《彷徨》的每篇小说中。

  ①《孔乙已》《白光》通过对孔乙已和陈士斌的悲剧命运,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吃人”;②《明天》《祝福》通过对中国农村妇女命运的揭示,深入而具体地写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③《药》、《阿Q正传》等作品从更深层次揭示了封建思想意识和封建愚民政策的“吃人”。

  (2)意义

  ①深切同情中国农民的命运,反映农民所遭遇的苦难,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

  ②悲悯农村妇女的不幸命运,反映封建礼教对其的戕害,批判锋芒封建宗法制度;

  ③批判农民的性格弱点,提出了“国民性”改造的问题。

  (3)艺术成就

  ①创作方法:开辟多种创作方法的源头。

  ②艺术风格:在整体上注重白描,但也有出色的抒情小说和杰出的讽刺小说,以及荡漾着乡情和乡风的乡土小说。

  ③在格式上:鲁迅的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狂人日记》所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主人公独语自白(日记体)的叙述方式;《孔乙己》通过截取人物生平片断概括人的一生。这些写法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有头有尾、单线叙述的格式。

  ④表现手法

  A. 在情节的提炼和设置方面,强调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严格依据表达的主题和塑造的人物性格的需要来设置和提炼情节,注意情节的深刻蕴涵。

  B. 塑造人物方面

  ◆注重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方法,对生活中的原型进行充分的艺术集中和概括,使人物形象具有较为广泛的典型性;

  ◆强调写出人物的灵魂,常常是以“画眼睛”的方式,通过眼睛来“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

  ◆还注重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特别注重将人物摆在一定的环境中来加以表现,从而使作品对人物性格形象形成原因的揭示和对人物性格社会意义和时代意义的揭示都得到了强化。

  总之,鲁迅的小说在艺术上一方面大胆借鉴了西洋小说的表现手法,另一方面又融合了中国传统小说的长处,从而创造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

  31.《阿Q正传》中阿Q的性格特点

  (1)一个被剥夺得一无所有的贫苦农民,又是一个深受封建观念侵蚀和毒害,带有小生产者狭隘保守特点的落后、不觉悟的农民;

  (2)精神胜利法。在实际上常常遭受挫折和屈辱,而精神上却永远优胜,总能得意而满足。

  32.《阿Q正传》的思想意义

  (1)作者把探索中国农民问题(即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处境、地位)和考察中国革命问题联系在一起;

  (2)作品通过对阿Q的遭遇和阿Q式革命的描写,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之所以归于失败的历史教训,暗示了辛亥革命更深层次的悲剧。

上文资讯是华夏大地教育网整理的关于“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考前必背知识点(四)的内容,了解其他相关资讯,请来华夏教育。

免费试题
  • 自考《英语(二)》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自考英语(二)真题免费做 做题
  •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免费做 做题
  • 自考《马克思》历年真题及答案解析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 做题
查看更多
免费资料
查看更多
推荐课程
400-610-0480

各省自考报名通道

  1. 自考专业及主考院校查询入口 >>
  2. 自考备考,专业题库,免费试用!

关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