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载APP
  2. 购物车
  3. 登录|
  4. 注册
您现在位置: 首页/学历考试/正文

2020年自考教育管理|《教育管理心理学》单项选择(含答案解析)

免费提醒:学历考试报名、考试时间、查分时间

   距离2020年4月自学考试越来越近,大家都学习的怎么样了?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2020年自考教育管理|《教育管理心理学》单项选择(含答案解析),希望可以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2020年自考教育管理|《教育管理心理学》单项选择(含答案解析)

  1.有目的地严格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人为地使一定的心理现象发生,从而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称为

  A.测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张以儿童为中心,强调儿童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卢梭

  C.洛克

  D.福禄贝尔

  3.“情人眼里出西施”指的是社会认知偏见中的

  A.刻板印象

  B.近因效应

  C.光环效应

  D.第一印象

  4.在认识和变革现实的过程中,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是

  A.兴趣

  B.意志

  C.情绪

  D.情感

  5.在工作中常常表现为极大的热情与冲天的干劲,作风泼辣,大刀阔斧,该员工的气质类型应该是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6.在马斯洛需要层级论中,“地位、威望、信赖”属于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自我实现

  D.尊重需要

  7.公平理论的提出者是

  A.赫茨伯格

  B.弗鲁姆

  C.亚当斯

  D.斯金纳

  8.将己之过强加于人的倾向,指的是自我防御机制中的

  A.合理化作用

  B.压抑作用

  C.代替作用

  D.投射作用

  9.构成态度的基础是

  A.认知成份

  B.情感成份

  C.行为成份

  D.意识成份

  10.个体在群体压力的影响下,放弃个人意见而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这种社会心理行为称为

  A.认同

  B.模仿

  C.暗示

  D.从众

  答案

  单项选择

  1.C实验法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人为创设一定的条件及情境来引起某种心理活动或行为表现,从而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以得出某种因果性联系的一种方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以感官或辅以录音、录像、摄影等现代技术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管理情境下研究对象(被观察者)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反应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观察并进行系统记录,从而揭示教育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调查法是指在教育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中,所研究对象不能被直接观察,研究者采取多种方式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材料,间接了解被试心理活动的方法。测验法是指采用标准化的心理量表或精密的测验工具来测量研究对象在教育管理情境中心理品质、心理活动规律或行为的研究方法。

  2.A主张以儿童为中心,强调儿童学习的独立性和刨造性的教育家是杜威。

  3.C光环效应(晕轮效应)是指个体对他人的外表有良好印象,往往会对他的人格品质也倾向于给予肯定评价的现象。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刻板印象。

  4.B在认识和变革现实的过程中,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叫做意志行动。

  5.B气质是人的心理过程的速度、强度和倾向性等的特征,是与生俱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根据希波克拉特的“体液说”,气质类型可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胆汁质在工作中常常表现为极大的热情与冲天的干劲,作风泼辣,大刀阔斧。

  6.DD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低级的生理性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高级的社会性需要,其中“地位、威望、信赖”属于尊重需要。

  7.C过程型激励理论重点研究从动机的产生到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着眼于分析个人因素是如何通过交互影响形成特定行为的。主要包括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和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等;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该理论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

  8.D投射作用是指个体依据其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现象。

  9.A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结构是指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稳定结构,其中认知成分是构成态度的基础。

  10.D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的影响下,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个人意见而与群体中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行为。认同是指群体成员在认识和评价上同群体保持行为一致的心理倾向。模仿是指由仿效别人的言行举止而引起的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暗示是指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他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采取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

以上就是2020年自考教育管理|《教育管理心理学》单项选择(含答案解析)关内容,如需了解更多自考问题,如2020年自考报名时间、2020年自考科目安排、2020年自考本科改革、2020年自考专业课程等,请加入自考交流群,高端人脉积累从这里开始! 

华夏大地教育网

自考学历交流QQ群:774359342

  致电24小时热线电话:400-610-0480

  请广大考生关注“自考助学平台”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的自考相关信息

  • 免费试听
  • 报名时间

  • 报考条件

  • 学习备考

  • 试题练习

  • 考试安排

  • 成绩查询

400-610-0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