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提醒:学历考试报名、考试时间、查分时间
华夏大地教育网:请广大考生关注“自考助学平台”微信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的自考相关信息!
人生是很累的,你现在不累,以后就会更累。人生是很苦的,你现在不苦,以后就会更苦。
第一章环境与健康概述
第一节人与环境的关系
[名词解释](p45)人类环境是指地球上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分为物质环境与非物质环境两大类
[填空、名词解释、简答](p45-46)自然环境及其构成【2017.04名词解释】【2016.04填空】
答:
自然环境又称物质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会,它包括各种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前者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后者有大气、土壤、阳光等,这些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条件。根据其有无人为活动污染,自然环境又可分为两类:
(1)原生环境指天然形成的未受人为因素污染的自然环境。人类可以从原生环境中获取机体所必须的物质与元素如空气等,值得指出是,原生环境中同时包含一些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因素如地质结构原因导致的化学元素分布不均衡引起的化学性疾病。另外,原生环境的地质灾害也可危害人体健康。
(2)次生环境指由于人为因素影响,而使天然形成的环境条件如环境地貌、结
构特征等发生了改变的自然环境。根据人类活动的类型又可将次生环境分为生活环境和劳动环境。次生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21世纪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领域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名词解释](p46)社会环境又称非物质环境,是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思的社会劳动与生活活动所形成的政治制度、经济体系、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精神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总和。
[简答](p47)人与环境的关系。
答:
人和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人与环境形成了一种既相互对立与相互制约又相互依赖与相互作用的辨证统一关系。
(1)人与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环境之间连续不断地进行着物质交换、能量流通与信息交流,保持着动态平衡,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2)人对环境的适应性。在人类长期进化发展过程中,各种环境条件是经常变化的,人体经过长期的适应性调节,对环境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现代人类的行为特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都是适应其周围环境变化的结果。
(3)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包括人对环境的作用和环境对人的作用。首先,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存在扶态的任何改变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其次,人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也以各种形式不断地对环境施加影响,使环境的组成与性质发生变化。
[名词解释](p48)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包括微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类等)与非生物环境(包括空气、水体、土壤等)所组成的生物环境体系。是生物圈内物质和能量循环的功能单位。
[名词解释](p48)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生物群落的数量、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状态。生态系统可不断通过反馈调节系统来保持其内部组成和结构的稳定性。
[名词解释](p48)食物链是指环境中较低级别的生物体以食物形式被另~种生物体吞食,而后者又被较高级别的生物体吞食,在生物体之间构成不同营养级别的生物体逐级被吞食的生存链关系。
[名词解释](p48)食物网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交错相连.形成复杂的网络状食物关系即食物网
以上就是“20年自考03200预防医学(二)核心考点:第一章第一节人与环境的关系”相关内容,如需了解更多自考问题,如2020年自考报名时间、2020年自考科目安排、2020年自考本科改革、2020年自考专业课程等,请加入自考交流群,高端人脉积累从这里开始!
自考学历交流QQ群:909708077
致电24小时热线电话:400-610-0480